苏秦苦读拜相(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资讯
2024-01-17
109
1. 苏秦苦读拜相,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此而奋斗的士子如过江之鲫,并涌现出许多勤奋好学的案例,如匡衡凿壁借光。
求学之路匡衡是汉朝东海郡人,年轻时特别爱学习。他家里穷,买不起蜡烛,白天要帮人干农活没时间读书,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却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悄悄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照进来。匡衡就这样借着微弱的光亮读书。
其实,匡衡不仅是凿壁借光的主角,还有两个词语的渊源也与他有关,《汉书·匡衡传》记载:“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意思是接受天命的君王,其使命是创建功业,传之子孙后代。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创业”一词。
“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精力”一词,最早也出自于此。精力好从来不是源自天分,而在于后天对时间的有效管理以及自律的生活习惯。匡衡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办法,在农活与学习上就会顾此失彼,要不被雇主辞退失去生活来源,要做一个泯然众人的农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那几本书只能自学,却不能满足匡衡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匡衡走出家乡,拜当时的博士为师,学习《诗经》。
读万卷书不如高手指路,加上匡衡又很勤奋,他在学问上很快就小有所成。在与人交流时,匡衡对《诗经》总能说出独到的见解,以至当世儒生流传着一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是说,匡衡在讲解《诗经》时,能让人心情舒畅。
入仕之途学问做得好,考试不一定分数高,学问是要日积月累,考试时临场发挥,带点运气成分,匡衡同样遇到这个问题。
汉朝的人才选拔,有点类似现在的高考,依据成绩分成不同批次。按照汉朝的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一个官职,成绩是甲就能成为郎中,成绩是乙就能成为太子舍人,成绩是丙就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参加汉朝的“高考”,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他考了九次才将成绩提升到丙,勉强踩了录取分数线,被朝廷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那时的匡衡才气纵横,尤其对《诗经》钻研之透彻,已被许多经学家所推崇,连身为太子的汉元帝也对其甚为赞赏。身怀学问,又有士子人脉,还被贵人所赏识,这为匡衡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等到贵人汉元帝正式即位后,匡衡也开始平步青云,从基层迅速做到郎中,然后又升为博士、给事中。
有一年,长安发生地震、日食等现象,当时的人无法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匡衡就借机上奏,引用《诗经》表明上行下效的道理,并劝皇帝厉行节约,亲贤远佞,然后再百姓中推广教育,弘扬圣人礼法。匡衡的建议得到汉元帝的赞赏,因此又被提拔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接下来的几年,因汉元帝非常喜欢听匡衡讲解《诗经》,君臣二人的关系越来越近,匡衡也进一步得到皇帝信任,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上一层楼,接替丞相之位,还被封为乐安侯,协助皇帝总览全国政务。至此,凿壁借光的匡衡,已经完成华丽的转身,爬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端。
维护儒家匡衡上任不久,就遇到一场政务危及。原来汉元帝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生病,到了建昭年间,病情日益加重。一次元帝梦见祖先谴责他废黜郡国庙和皇室远亲陵寝,内心深感忧虑,认为是祖宗在惩罚他。于是,皇帝找来匡衡,想要恢复郡国庙。
一旦恢复郡国庙,就意味着用儒家理念改造国家制度的进程就会出现倒退。匡衡已经是儒家的代表和受益人,所以他耐心地劝阻汉元帝,还亲自撰文解释废黜郡国庙的合理性。最后,汉元帝同意不再恢复郡国庙,但是恢复了皇帝远亲的陵寝。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继位。匡衡立刻上奏,要求废黜皇室远亲的陵寝,另外废掉汉景帝庙,增添汉元帝庙,以成儒家“七庙”之制。汉成帝采纳了匡衡的奏议,儒家倡导的制度创新成果也得到了维护。
晚节不保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启用外戚。匡衡没有急流勇退,反而占着“萝卜坑”,在朝廷指点江山。他先扳倒前朝宠臣石显,接着又弹劾抗击匈奴的名将陈汤。
匡衡的行为已经引起朝中同僚的不满,再加上他也有把柄被别人掌握。匡衡被封为安乐侯的时候,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然而他却利用地图的误差,又巧取豪夺了四万多亩。
司隶校尉王骏借机弹劾匡衡“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结果,匡衡被罢官,免为庶人。
没过几年,匡衡就在家乡去世。
匡衡算得上寒门走出的贵子,通过刻苦学习,从最底层走到了最高层,最后高处不胜寒,又跌落神坛。杜甫曾评价他“匡衡抗疏功名薄”,但在普通人眼里,匡衡“不枉潇洒走一回” 。
2. 苏秦游疆的事情有结果吗?
苏秦游疆没有结果。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曾多次游历各国,试图说服各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然而,由于当时各国的利益纷争和内部矛盾,苏秦的游说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虽然苏秦的游说没有成功,但他的思想和策略对当时和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合纵策略成为了战国时期各国应对秦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也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 春秋争霸的详细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我们的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相对后世论资排辈,熬年头等官做的体制有所启示。 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历史人物、典故的过程中,以史为鉴。感受、形成奋发图强、竞争向上、自强不息、沉着机智的良好精神和品质。
4. 范雎为何没战功也能就任?
感谢邀请!
通过查阅《史记》秦本纪、穰候列传、范睢蔡泽列传、白起列传等记载,小编发现,在就任秦国丞相之前,范睢确实没有什么战功。
秦国在统一六国以前有二十多位丞相,并不是有战功的才能当丞相的,丞相大多来自治理国家有杰出贡献的、或是思想超前、谋略高远,能够富国强兵的人。
范睢虽然没有战功,但是他为秦昭王提的几个建议被采纳,使得秦昭王大权在握、意气奋发,秦昭王高兴之余,是很感谢范睢的,也很信任他,所以,给他封了应候,又让他做了最高执政长官。
范睢提的建议虽然深得秦昭王欢心,但是他的建议其实并没有直接帮助秦国强盛,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一、外交策略,远交近攻。他建议秦昭王联合远处的诸侯,而攻伐附近的诸侯,这样一来,得到一寸土地就是秦王的一寸土地,远攻得到的土地还指不定是谁的。其实,他说的话是针对穰候的,穰候当时正好要攻齐地,扩充自己的封地范围,也就是想自己得点好处。通过史记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时任丞相的穰候一直在采取近攻策略,他举荐战神白起,一直在攻伐韩、魏,并占领了很多地盘,这次攻占齐地是想谋点私利,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战争,被范睢一说,好像穰候一直是舍近求远的,其实不然,穰候只是没有远交,但是近攻一直在做,而且做得很好,穰候任丞相期间,攻占的地盘其实是非常大的。
二、对内策略,固干削枝。他建议秦昭王把军政大权回收,举了很多权臣篡位的例子,说的秦昭王冷汗直冒,恐惧异常,听完之后,秦昭王有如大梦初醒,重重的说了一个字:“善!”意思是说范睢说的很对,权力回收刻不容缓,于是,废除了宣太后的权力,把穰候、高陵君、华阳君和泾阳君四大权臣赶出关外。接着就任命范睢为相,并把应地封给了范睢,号为应候。司马迁在评论里嘲讽了秦昭王和范睢,我们看看是怎么说的:
穰候是秦昭王的亲舅父,而且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大土地,削弱诸侯,使天下之君都西向叩头朝拜,又是穰候的功劳。然而,一个普通人向秦昭王一开陈其利害,即刻就身遭屈辱、权势削夺,以至于忧愤而死。其实,太史公是非常鄙视这种兔死狗烹的行径的,但是,君王就是这样的,要不然都说“伴君如伴虎”呢,范睢从小贫穷潦倒,历经挫折,到秦国来还是逃命来的,用的名字都不是本名,所以,他了解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本质,更了解帝王的心思,所以,这番话一出,立马赢得秦昭王的深度信任,也让自己得到梦寐以求的职位和收获。
三、长平之战中范睢的离间之计其实并没有多大作用。长平之战是在范睢担任丞相以后发生的,在这里也想说一下,赵王换廉颇是迟早的事,因为廉颇固守营垒,已经令赵王非常不满,赵王希望赵军主动出击,所以,即使没有离间之事,赵王也很快会换掉廉颇,无论用不用赵括,其实都差不多,因为秦军的主将乃战神白起,赵王不管换谁,肯定是要命令他主动出击的,那么遇上白起率领的强大秦军,都得很快完蛋。
5. 秦昭襄王为何宁愿杀战神白起?
感谢邀请
反对两个观点吧:
1. 白起自觉杀孽太重,甘愿授首服刑
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白起接到命令后说:我到底哪里做错了得罪了上天,让我落到这个下场,后来又说:我应该死啊,长平之战我坑杀了四十万人啊!至使那么多妻子无夫,儿女无父,我应该去死呀!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当时的情况,堂堂武安君,手掌兵马大权,一生无败绩,忠于秦国,如今被主上赐死,多么的落魄
这是他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排解,老天爷也看不过去呀,这才让大王赐我死罪呀,所以说是很勉强的为自己的被赐为死罪找到一个安慰呀,为自己找到一个辩解罢了
2. “狡兔死 走狗烹”之说
长平之战结束,邯郸保卫战打响,廉颇率军顽强抵抗,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鼓励军民誓死抵抗,食欲城池共存亡,信陵君窃虎符带兵救赵,东方诸国有合纵抗秦之实,且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 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秦军复败,退回河西,邯郸之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秦国军队近几十万的伤亡,严重推迟了秦国统一的步伐。这个时候正是需要白起这样的战神振奋军心,稳固统治,抵抗来犯之军的时候
白起之死
1.政治斗争延续性的失败
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才让他有了第一次独自领兵出战的机会,率军攻打韩魏两国,俘虏魏将公孙喜,此战白起一战成名
范雎的功劳之一就是帮助秦王剪出了来自后宫,外戚的势力,收回了魏冉的相印,让他回到封地陶邑去,至此魏冉抑郁而终.这就为了将相失和埋下了伏笔,当长平之战赵国派出使者游说范雎说将来要位屈于白起之下,由于魏冉的原因,恐怕对其不利,于是范雎游说秦王说赵国愿意称臣纳降,割地求和,至此让赵国有了喘息的机会,延时秦统一六国的时间
2. 功高震主 不从将令
秦军围攻邯郸不顺,遭到顽强抵抗,秦王命白起为将,白起以“诸侯怨秦已久”为由拒绝
围攻邯郸,久攻不下,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暗讽不听秦王从他的主张,才会造此打败,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再次不从,仍称病不起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行至杜邮之时,派遣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6. 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起翦颇牧,就是指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战国四大名将。
巧得很四人中,两个赵国人,两个秦国人。白起和廉颇在战场上长平之战中擦肩而过,王翦和李牧在邯郸之战中又擦肩而过,让我们无缘看到高人之间的巅峰对决。
提到廉颇,人们立刻就会想起,那句充满悲情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随着蔺相如、赵奢等文臣武将的离世,廉颇成了赵国仅存的柱石。只可惜昏庸的赵孝成王,捧着宝玉当顽石,他认为廉颇坚守不出的战术,就是畏战,令赵括代替廉颇对付秦国。结果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万人,赵国一蹶不振。
赵悼襄王即位后,听信郭开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用乐乘代替。乐乘是燕国人,当年被廉颇在战场上俘虏,才投降了赵国。如今76岁的廉颇,居然被自己的俘虏代替,老将军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一怒之下,派兵打跑了乐乘。此后无路可走的廉颇,只好投奔魏国避难。
六年后,赵国在秦、燕夹击之下风雨飘摇,国弱思良将,悼襄王又开始怀念廉颇。又是“赵奸”郭开,阻止了廉颇的报国之心,他以四两拨千斤的“尿频”(顷之三遗矢),打消了赵王重新启用廉颇的念头。
廉颇报国无门,魏国也不敢重用他,于是流落到楚国,最后终老楚国,享年84岁。
廉颇虽然客死他乡,好歹也算寿终正寝,曾经跟他在战场上擦肩而过的白起,就没那么幸运了。
长平之战后,白起乘势兵围邯郸,准备一鼓作气,直接灭了赵国。灭顶之灾来临,赵国一面向魏国、楚国请援,一面派苏代为密使,去游说相国范雎。苏代告诉范睢,赵国一灭,白起必然位居三公,您愿意在他之下吗?假如停止灭赵和解,赵国愿意割地求和,功劳是您的。
苏代香喷喷的口条改变了战局,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建议下,不顾白起反对,下令撤军。白起不久得知是范雎搞鬼,对这家伙恨了大窟窿。
第二年,秦国重启战事,令大将王陵率军攻邯郸。顽强的赵国人,在国破家亡之际,再度爆发惊人的战斗力,他们以老弱之师,干掉秦军40000人。
昭襄王情急之下,要求在家乡刚刚病愈的白起挂帅,白起拒绝了,他说:如今各诸侯国都仇视秦国,我们远道伐赵,诸侯国必然相救,我们必败无疑。
昭襄王生气了,死了王屠夫还只能吃带毛猪了?王龁你上!王龁又苦打了几个月,依然不能破赵,反而被楚国援军打得伤亡过半。白起洋洋得意:你看看,秦王不听我的话,怎么样?
昭襄王大怒,勒令白起即刻动身回京领命。白起回信:对不起,病重走不了路。范雎也低下头,请求白起出山,白起鼻子冒凉风:谁啊,不认识!
三个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再度传来,昭襄王给白起发出最后通牒:抬也要把你抬回来,不得逗留!
话说到这个份上,白起没办法了,只好动身回京。半路上,有人给昭襄王汇报:白起一脸不服,怨言不断。昭襄王的忍耐到了极限,令人持剑半路迎白起,赐自尽!
临终前白起仰天长叹:“我哪里得罪了上天遭遇如此,唉,我坑杀赵国降卒,死得其所啊!”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令王翦出井陉,杨端和围邯郸,赵国再次面对秦军的穿心箭。好在赵国还有最后一根大梁李牧,他以大将军身份,领全国之兵抵御秦军。
老谋深算的王翦,根本不跟李牧强强对决,他禀告秦王,李牧不除赵军难打,拿出咱看家本事吧!什么看家本事?金钱收买奸细!“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的郭开,二十年前害苦了廉颇,如今又狠咬李牧一口,他在城中散布谣言,说李牧准备投降秦军。
赵王迁比他爹、爷爷还要昏庸,立刻下令收缴李牧兵权,以赵葱代替。李牧跟廉颇一样牛脾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交。赵王一听,这不是反心昭然若揭了嘛,给他设个圈套,直接杀了!
就这样,李牧都没捞到跟王翦碰面,就死于自己人手中。当然赵葱人如其名,三个月后就死在王翦刀下,赵国灭亡了。
廉颇、白起、李牧,三人都是当时绝对的国之重器,为他们的国家立下不世功勋,结果为什么那么凄凉呢?
武将参与政治,往往结局很惨。
武将本质上是政治的暴力工具,所以,历代最忌讳的一件事就是武将参政,谁要是文武一把抓,或者文武走得太近,棺材板的味道越浓。最聪明的武将,应该做朝廷的棋子,指哪打哪,绝不参与决策,只要求战场如何打自己说了算。
廉颇、白起和李牧,最后都成了政治人物,李牧甚至还当了相国。这就导致他们既会受到君王的忌惮,又会遭到文官集团的仇视,把自己的生存环境搞得很恶劣。
比如白起,不断有人进谗言给昭襄王,说明他早就是面临明枪暗箭,对手绝不是范雎一个。郭开一个人哪有那么大能量?赵王的糊涂,还不是文官集团集体创作的结果?
个人性格的缺陷,是死亡推手。
武将们往往过于刚烈,缺少政治家的韬略,和圆润的处事方式。白起仰仗自己的本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廉颇心高气傲,搞武装反击,李牧危急关头公开抗命,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把他们自己推上了绝路。
武将有担当是好事,过度强调自我意识,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找死。
个人的命运,通常取决于人主。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正确的人,很不幸他们遇人不淑。
赵国从赵武灵王后,一代不如一代,国内政治形势恶化,君王决策能力低下,猜忌心理严重。昭襄王虽然是明君,但是气度显然不够大,又过于信任范雎。在昭襄王眼中,范雎是“国器”,白起是“工具”,高下立判。
人们总说“忠心”,可是当大臣们捧出自己的心时,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感动,有的会觉得腥味难忍。
那么,跟他们处于同一时代的王翦,凭什么救活得那么滋润呢?
司马迁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他批评王翦,虽然武功出众,但是不能帮秦立德,为了个人安危,采取迎合的手段,这就是王翦的短处。
不过,司马迁的这个说法有问题,难道王翦的“短”,不是他发挥“长”的保证吗?如果他文武都“长”,其结果不又是一个李牧、白起和偏颇吗?
王翦当年曾经助秦始皇剿灭嫪毐之乱,亲眼看到吕不韦的覆灭,白起的下场也就是三十年前的事,这些都是后事之师啊。
所以,王翦明确自己的身份,咱就是个替秦始皇出苦力的工具,让干啥就干啥,打谁你说了算,怎么打我说了算。打完回家喝酒唱歌蹦迪生孩子,皇帝缺几两“德”跟我没关。
这叫什么?远离政治!当初伐楚,李信说20万人马可以搞定,王翦偏说60万将巴用。好吧,你用李信,我回家继续娱乐活动,绝不跟你废话,决策是你的事,咱不越位。
李信吃了瘪,秦始皇亲自请王翦出山,王翦也不拿架子,给我60万人马就行,怎么打必须我说了算。还是那句话,决策是你的事,执行是我的事。
行军路上,王翦不断上疏:老大,给俩钱呗,刚又添了仨儿子俩孙子;老大,宅子有点小唉,把城西那所大别墅赏给我呗;老大,渭河南十万亩新开的良田不错,要不我替您种?
身边的亲信都看不下去了:您老这是咋的了,跟条贪吃蛇似的呢?咱是不是得把心思都放在打仗上,仗打胜了再伸手行不?
王翦笑了:我这就是为了能打胜仗啊!秦王如果看我是一条贪吃蛇,他会把我当宠物养,如果他看我是一条龙,60万大军又在我手上,我还能活吗?还谈什么打胜仗!
感慨良多吧?政治就是这么冷酷,稍不留意就堕崖,王翦的善终来得容易么?所以,司马迁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想他自己,一句话没说好就变公公了。
当然,我们也得看到秦始皇的伟大之处,他的胸怀是宽广的。李信打败了没有被处罚,自己还能主动向王翦认错,又对王翦采取了绝对的信任态度。
还有那个口无遮拦的尉缭子,居然凭秦始皇的长相,断言他就是个“翻脸狗”,秦始皇不责怪还腆着脸请他出任国尉。这一点,其曾祖昭襄王该向他学习。
7. 孔子老子鬼谷子释迦牟尼?
孔子的影响力可能是最大的。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信仰佛教的人大概有五亿人,信仰道教的人大概有9000万左右。
(这个数据是渊回在之前看到的资料,可能并不太准确,只能做一个参考性的理解比较。)
基本上来说,信仰佛教的都是受释迦摩尼的影响。信仰道教的也没有人不知道老子道德经的。所以,我们暂且可以借助信仰这两个宗教的个体数量,做一个粗略的估计和比较。
我们中国目前有十几亿的人口,基本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地受着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当然,这之中也包括海外的华人华侨,还有一些东南亚地区。这么多人,基本都能算得上是受孔子所影响的人。这样粗浅看来,应该是孔子的影响力可能更大一些。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能说所有中国人都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呢?
其中很重要的是,孔子的思想文化,或者说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也是具备发展成为一个完整宗教的条件的。但是,非常令人惊讶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并没有像其他思想文化一样发展成为了一个宗教。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渊回推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孔老夫子也知道这个宗教弊端。也正是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没有发展成为了一个宗教,所以他没有那些宗教所具有的局限性,从而影响更为深远。
基本上,儒家的思想文化深深地根植在了每一位中国人的骨血里。积极向上,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斗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样的儒家思想文化,不管你承不承认,也不管你知不知道,它都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我们去看国外的华人社区,基本都是非常勤劳,非常能吃苦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才说每一位中国人基本都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样大的人口基数粗浅,估计这几位人当中可能孔子的影响力更大。
当然,这样的估计只是一个粗浅的估计,因为很多中国人也知道老子也熟悉道德经,也认识释迦摩尼。最好去做比较的话,渊回认为可能孔子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
至于鬼谷子,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他就是孙子兵法那个作者的老师,也就是说他是孙子的老师。渊回这样一说,可能大家瞬间就有具体印象了。
鬼谷子这个人的一生也非常传奇,他的传世著作主要有两本,一本叫做《鬼谷子》,另一本叫做《本经阴符七术》。由于鬼谷子这个人非常神秘,他的学术思想,相对于儒家的学术思想文化来讲较为奇异。并且,他的著作在历史的传承当中经常被列为禁书。这些种种原因,造成他的影响力可能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也并不是说他的思想不重要。渊回认为,鬼谷子和孔子,老子一样,都是古时候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其实渊回是不太喜欢把古时候的这些伟人放在一块儿,做一个比较的。这就像人们吃饭,有人喜欢吃面,有人喜欢吃米,个人口味不同。每个人喜欢吃啥你就吃啥,每个人需要补充什么营养,你就去吃什么东西。
孔子,老子,鬼谷子,释迦牟尼,这一类大师级的人物就像米和面一样,你喜欢谁,就关注谁。这样谁对你的影响就最大。当然也可以,都去喜欢,都去关注,都去学习,都去了解。
硬要问问他们谁的影响力更大,谁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就像问米和面,哪个更重要一样?其实这一类的问题意义并不太大。
总的来说,这几位大师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的思想,他们流传下来的文化,我们大家都去学习,都去研究,这样的话会比较好。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互相做一个补充性的深入学习,这个是非常好的。如果硬要去做一个比较,硬要划分一个派别,这样的话有时候就略显小气了。
好了,以上是袁辉的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另外,大家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推荐,让有限的内容发挥无限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您的点赞支持也会增加内容更新频率,最后,关注渊回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我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苏秦苦读拜相,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此而奋斗的士子如过江之鲫,并涌现出许多勤奋好学的案例,如匡衡凿壁借光。
求学之路匡衡是汉朝东海郡人,年轻时特别爱学习。他家里穷,买不起蜡烛,白天要帮人干农活没时间读书,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却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悄悄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照进来。匡衡就这样借着微弱的光亮读书。
其实,匡衡不仅是凿壁借光的主角,还有两个词语的渊源也与他有关,《汉书·匡衡传》记载:“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意思是接受天命的君王,其使命是创建功业,传之子孙后代。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创业”一词。
“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精力”一词,最早也出自于此。精力好从来不是源自天分,而在于后天对时间的有效管理以及自律的生活习惯。匡衡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办法,在农活与学习上就会顾此失彼,要不被雇主辞退失去生活来源,要做一个泯然众人的农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那几本书只能自学,却不能满足匡衡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匡衡走出家乡,拜当时的博士为师,学习《诗经》。
读万卷书不如高手指路,加上匡衡又很勤奋,他在学问上很快就小有所成。在与人交流时,匡衡对《诗经》总能说出独到的见解,以至当世儒生流传着一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是说,匡衡在讲解《诗经》时,能让人心情舒畅。
入仕之途学问做得好,考试不一定分数高,学问是要日积月累,考试时临场发挥,带点运气成分,匡衡同样遇到这个问题。
汉朝的人才选拔,有点类似现在的高考,依据成绩分成不同批次。按照汉朝的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一个官职,成绩是甲就能成为郎中,成绩是乙就能成为太子舍人,成绩是丙就只能补文学掌故。
匡衡参加汉朝的“高考”,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他考了九次才将成绩提升到丙,勉强踩了录取分数线,被朝廷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那时的匡衡才气纵横,尤其对《诗经》钻研之透彻,已被许多经学家所推崇,连身为太子的汉元帝也对其甚为赞赏。身怀学问,又有士子人脉,还被贵人所赏识,这为匡衡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等到贵人汉元帝正式即位后,匡衡也开始平步青云,从基层迅速做到郎中,然后又升为博士、给事中。
有一年,长安发生地震、日食等现象,当时的人无法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匡衡就借机上奏,引用《诗经》表明上行下效的道理,并劝皇帝厉行节约,亲贤远佞,然后再百姓中推广教育,弘扬圣人礼法。匡衡的建议得到汉元帝的赞赏,因此又被提拔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接下来的几年,因汉元帝非常喜欢听匡衡讲解《诗经》,君臣二人的关系越来越近,匡衡也进一步得到皇帝信任,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上一层楼,接替丞相之位,还被封为乐安侯,协助皇帝总览全国政务。至此,凿壁借光的匡衡,已经完成华丽的转身,爬到了金字塔的最顶端。
维护儒家匡衡上任不久,就遇到一场政务危及。原来汉元帝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生病,到了建昭年间,病情日益加重。一次元帝梦见祖先谴责他废黜郡国庙和皇室远亲陵寝,内心深感忧虑,认为是祖宗在惩罚他。于是,皇帝找来匡衡,想要恢复郡国庙。
一旦恢复郡国庙,就意味着用儒家理念改造国家制度的进程就会出现倒退。匡衡已经是儒家的代表和受益人,所以他耐心地劝阻汉元帝,还亲自撰文解释废黜郡国庙的合理性。最后,汉元帝同意不再恢复郡国庙,但是恢复了皇帝远亲的陵寝。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继位。匡衡立刻上奏,要求废黜皇室远亲的陵寝,另外废掉汉景帝庙,增添汉元帝庙,以成儒家“七庙”之制。汉成帝采纳了匡衡的奏议,儒家倡导的制度创新成果也得到了维护。
晚节不保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启用外戚。匡衡没有急流勇退,反而占着“萝卜坑”,在朝廷指点江山。他先扳倒前朝宠臣石显,接着又弹劾抗击匈奴的名将陈汤。
匡衡的行为已经引起朝中同僚的不满,再加上他也有把柄被别人掌握。匡衡被封为安乐侯的时候,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然而他却利用地图的误差,又巧取豪夺了四万多亩。
司隶校尉王骏借机弹劾匡衡“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结果,匡衡被罢官,免为庶人。
没过几年,匡衡就在家乡去世。
匡衡算得上寒门走出的贵子,通过刻苦学习,从最底层走到了最高层,最后高处不胜寒,又跌落神坛。杜甫曾评价他“匡衡抗疏功名薄”,但在普通人眼里,匡衡“不枉潇洒走一回” 。
2. 苏秦游疆的事情有结果吗?
苏秦游疆没有结果。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曾多次游历各国,试图说服各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然而,由于当时各国的利益纷争和内部矛盾,苏秦的游说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虽然苏秦的游说没有成功,但他的思想和策略对当时和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合纵策略成为了战国时期各国应对秦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也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 春秋争霸的详细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我们的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相对后世论资排辈,熬年头等官做的体制有所启示。 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历史人物、典故的过程中,以史为鉴。感受、形成奋发图强、竞争向上、自强不息、沉着机智的良好精神和品质。
4. 范雎为何没战功也能就任?
感谢邀请!
通过查阅《史记》秦本纪、穰候列传、范睢蔡泽列传、白起列传等记载,小编发现,在就任秦国丞相之前,范睢确实没有什么战功。
秦国在统一六国以前有二十多位丞相,并不是有战功的才能当丞相的,丞相大多来自治理国家有杰出贡献的、或是思想超前、谋略高远,能够富国强兵的人。
范睢虽然没有战功,但是他为秦昭王提的几个建议被采纳,使得秦昭王大权在握、意气奋发,秦昭王高兴之余,是很感谢范睢的,也很信任他,所以,给他封了应候,又让他做了最高执政长官。
范睢提的建议虽然深得秦昭王欢心,但是他的建议其实并没有直接帮助秦国强盛,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一、外交策略,远交近攻。他建议秦昭王联合远处的诸侯,而攻伐附近的诸侯,这样一来,得到一寸土地就是秦王的一寸土地,远攻得到的土地还指不定是谁的。其实,他说的话是针对穰候的,穰候当时正好要攻齐地,扩充自己的封地范围,也就是想自己得点好处。通过史记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时任丞相的穰候一直在采取近攻策略,他举荐战神白起,一直在攻伐韩、魏,并占领了很多地盘,这次攻占齐地是想谋点私利,其实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战争,被范睢一说,好像穰候一直是舍近求远的,其实不然,穰候只是没有远交,但是近攻一直在做,而且做得很好,穰候任丞相期间,攻占的地盘其实是非常大的。
二、对内策略,固干削枝。他建议秦昭王把军政大权回收,举了很多权臣篡位的例子,说的秦昭王冷汗直冒,恐惧异常,听完之后,秦昭王有如大梦初醒,重重的说了一个字:“善!”意思是说范睢说的很对,权力回收刻不容缓,于是,废除了宣太后的权力,把穰候、高陵君、华阳君和泾阳君四大权臣赶出关外。接着就任命范睢为相,并把应地封给了范睢,号为应候。司马迁在评论里嘲讽了秦昭王和范睢,我们看看是怎么说的:
穰候是秦昭王的亲舅父,而且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大土地,削弱诸侯,使天下之君都西向叩头朝拜,又是穰候的功劳。然而,一个普通人向秦昭王一开陈其利害,即刻就身遭屈辱、权势削夺,以至于忧愤而死。其实,太史公是非常鄙视这种兔死狗烹的行径的,但是,君王就是这样的,要不然都说“伴君如伴虎”呢,范睢从小贫穷潦倒,历经挫折,到秦国来还是逃命来的,用的名字都不是本名,所以,他了解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本质,更了解帝王的心思,所以,这番话一出,立马赢得秦昭王的深度信任,也让自己得到梦寐以求的职位和收获。
三、长平之战中范睢的离间之计其实并没有多大作用。长平之战是在范睢担任丞相以后发生的,在这里也想说一下,赵王换廉颇是迟早的事,因为廉颇固守营垒,已经令赵王非常不满,赵王希望赵军主动出击,所以,即使没有离间之事,赵王也很快会换掉廉颇,无论用不用赵括,其实都差不多,因为秦军的主将乃战神白起,赵王不管换谁,肯定是要命令他主动出击的,那么遇上白起率领的强大秦军,都得很快完蛋。
5. 秦昭襄王为何宁愿杀战神白起?
感谢邀请
反对两个观点吧:
1. 白起自觉杀孽太重,甘愿授首服刑
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白起接到命令后说:我到底哪里做错了得罪了上天,让我落到这个下场,后来又说:我应该死啊,长平之战我坑杀了四十万人啊!至使那么多妻子无夫,儿女无父,我应该去死呀!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当时的情况,堂堂武安君,手掌兵马大权,一生无败绩,忠于秦国,如今被主上赐死,多么的落魄
这是他的一种自我安慰,自我排解,老天爷也看不过去呀,这才让大王赐我死罪呀,所以说是很勉强的为自己的被赐为死罪找到一个安慰呀,为自己找到一个辩解罢了
2. “狡兔死 走狗烹”之说
长平之战结束,邯郸保卫战打响,廉颇率军顽强抵抗,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鼓励军民誓死抵抗,食欲城池共存亡,信陵君窃虎符带兵救赵,东方诸国有合纵抗秦之实,且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 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秦军复败,退回河西,邯郸之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秦国军队近几十万的伤亡,严重推迟了秦国统一的步伐。这个时候正是需要白起这样的战神振奋军心,稳固统治,抵抗来犯之军的时候
白起之死
1.政治斗争延续性的失败
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才让他有了第一次独自领兵出战的机会,率军攻打韩魏两国,俘虏魏将公孙喜,此战白起一战成名
范雎的功劳之一就是帮助秦王剪出了来自后宫,外戚的势力,收回了魏冉的相印,让他回到封地陶邑去,至此魏冉抑郁而终.这就为了将相失和埋下了伏笔,当长平之战赵国派出使者游说范雎说将来要位屈于白起之下,由于魏冉的原因,恐怕对其不利,于是范雎游说秦王说赵国愿意称臣纳降,割地求和,至此让赵国有了喘息的机会,延时秦统一六国的时间
2. 功高震主 不从将令
秦军围攻邯郸不顺,遭到顽强抵抗,秦王命白起为将,白起以“诸侯怨秦已久”为由拒绝
围攻邯郸,久攻不下,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暗讽不听秦王从他的主张,才会造此打败,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再次不从,仍称病不起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行至杜邮之时,派遣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6. 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终?
《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起翦颇牧,就是指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战国四大名将。
巧得很四人中,两个赵国人,两个秦国人。白起和廉颇在战场上长平之战中擦肩而过,王翦和李牧在邯郸之战中又擦肩而过,让我们无缘看到高人之间的巅峰对决。
提到廉颇,人们立刻就会想起,那句充满悲情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随着蔺相如、赵奢等文臣武将的离世,廉颇成了赵国仅存的柱石。只可惜昏庸的赵孝成王,捧着宝玉当顽石,他认为廉颇坚守不出的战术,就是畏战,令赵括代替廉颇对付秦国。结果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万人,赵国一蹶不振。
赵悼襄王即位后,听信郭开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用乐乘代替。乐乘是燕国人,当年被廉颇在战场上俘虏,才投降了赵国。如今76岁的廉颇,居然被自己的俘虏代替,老将军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一怒之下,派兵打跑了乐乘。此后无路可走的廉颇,只好投奔魏国避难。
六年后,赵国在秦、燕夹击之下风雨飘摇,国弱思良将,悼襄王又开始怀念廉颇。又是“赵奸”郭开,阻止了廉颇的报国之心,他以四两拨千斤的“尿频”(顷之三遗矢),打消了赵王重新启用廉颇的念头。
廉颇报国无门,魏国也不敢重用他,于是流落到楚国,最后终老楚国,享年84岁。
廉颇虽然客死他乡,好歹也算寿终正寝,曾经跟他在战场上擦肩而过的白起,就没那么幸运了。
长平之战后,白起乘势兵围邯郸,准备一鼓作气,直接灭了赵国。灭顶之灾来临,赵国一面向魏国、楚国请援,一面派苏代为密使,去游说相国范雎。苏代告诉范睢,赵国一灭,白起必然位居三公,您愿意在他之下吗?假如停止灭赵和解,赵国愿意割地求和,功劳是您的。
苏代香喷喷的口条改变了战局,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建议下,不顾白起反对,下令撤军。白起不久得知是范雎搞鬼,对这家伙恨了大窟窿。
第二年,秦国重启战事,令大将王陵率军攻邯郸。顽强的赵国人,在国破家亡之际,再度爆发惊人的战斗力,他们以老弱之师,干掉秦军40000人。
昭襄王情急之下,要求在家乡刚刚病愈的白起挂帅,白起拒绝了,他说:如今各诸侯国都仇视秦国,我们远道伐赵,诸侯国必然相救,我们必败无疑。
昭襄王生气了,死了王屠夫还只能吃带毛猪了?王龁你上!王龁又苦打了几个月,依然不能破赵,反而被楚国援军打得伤亡过半。白起洋洋得意:你看看,秦王不听我的话,怎么样?
昭襄王大怒,勒令白起即刻动身回京领命。白起回信:对不起,病重走不了路。范雎也低下头,请求白起出山,白起鼻子冒凉风:谁啊,不认识!
三个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再度传来,昭襄王给白起发出最后通牒:抬也要把你抬回来,不得逗留!
话说到这个份上,白起没办法了,只好动身回京。半路上,有人给昭襄王汇报:白起一脸不服,怨言不断。昭襄王的忍耐到了极限,令人持剑半路迎白起,赐自尽!
临终前白起仰天长叹:“我哪里得罪了上天遭遇如此,唉,我坑杀赵国降卒,死得其所啊!”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令王翦出井陉,杨端和围邯郸,赵国再次面对秦军的穿心箭。好在赵国还有最后一根大梁李牧,他以大将军身份,领全国之兵抵御秦军。
老谋深算的王翦,根本不跟李牧强强对决,他禀告秦王,李牧不除赵军难打,拿出咱看家本事吧!什么看家本事?金钱收买奸细!“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的郭开,二十年前害苦了廉颇,如今又狠咬李牧一口,他在城中散布谣言,说李牧准备投降秦军。
赵王迁比他爹、爷爷还要昏庸,立刻下令收缴李牧兵权,以赵葱代替。李牧跟廉颇一样牛脾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交。赵王一听,这不是反心昭然若揭了嘛,给他设个圈套,直接杀了!
就这样,李牧都没捞到跟王翦碰面,就死于自己人手中。当然赵葱人如其名,三个月后就死在王翦刀下,赵国灭亡了。
廉颇、白起、李牧,三人都是当时绝对的国之重器,为他们的国家立下不世功勋,结果为什么那么凄凉呢?
武将参与政治,往往结局很惨。
武将本质上是政治的暴力工具,所以,历代最忌讳的一件事就是武将参政,谁要是文武一把抓,或者文武走得太近,棺材板的味道越浓。最聪明的武将,应该做朝廷的棋子,指哪打哪,绝不参与决策,只要求战场如何打自己说了算。
廉颇、白起和李牧,最后都成了政治人物,李牧甚至还当了相国。这就导致他们既会受到君王的忌惮,又会遭到文官集团的仇视,把自己的生存环境搞得很恶劣。
比如白起,不断有人进谗言给昭襄王,说明他早就是面临明枪暗箭,对手绝不是范雎一个。郭开一个人哪有那么大能量?赵王的糊涂,还不是文官集团集体创作的结果?
个人性格的缺陷,是死亡推手。
武将们往往过于刚烈,缺少政治家的韬略,和圆润的处事方式。白起仰仗自己的本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廉颇心高气傲,搞武装反击,李牧危急关头公开抗命,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把他们自己推上了绝路。
武将有担当是好事,过度强调自我意识,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找死。
个人的命运,通常取决于人主。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正确的人,很不幸他们遇人不淑。
赵国从赵武灵王后,一代不如一代,国内政治形势恶化,君王决策能力低下,猜忌心理严重。昭襄王虽然是明君,但是气度显然不够大,又过于信任范雎。在昭襄王眼中,范雎是“国器”,白起是“工具”,高下立判。
人们总说“忠心”,可是当大臣们捧出自己的心时,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感动,有的会觉得腥味难忍。
那么,跟他们处于同一时代的王翦,凭什么救活得那么滋润呢?
司马迁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他批评王翦,虽然武功出众,但是不能帮秦立德,为了个人安危,采取迎合的手段,这就是王翦的短处。
不过,司马迁的这个说法有问题,难道王翦的“短”,不是他发挥“长”的保证吗?如果他文武都“长”,其结果不又是一个李牧、白起和偏颇吗?
王翦当年曾经助秦始皇剿灭嫪毐之乱,亲眼看到吕不韦的覆灭,白起的下场也就是三十年前的事,这些都是后事之师啊。
所以,王翦明确自己的身份,咱就是个替秦始皇出苦力的工具,让干啥就干啥,打谁你说了算,怎么打我说了算。打完回家喝酒唱歌蹦迪生孩子,皇帝缺几两“德”跟我没关。
这叫什么?远离政治!当初伐楚,李信说20万人马可以搞定,王翦偏说60万将巴用。好吧,你用李信,我回家继续娱乐活动,绝不跟你废话,决策是你的事,咱不越位。
李信吃了瘪,秦始皇亲自请王翦出山,王翦也不拿架子,给我60万人马就行,怎么打必须我说了算。还是那句话,决策是你的事,执行是我的事。
行军路上,王翦不断上疏:老大,给俩钱呗,刚又添了仨儿子俩孙子;老大,宅子有点小唉,把城西那所大别墅赏给我呗;老大,渭河南十万亩新开的良田不错,要不我替您种?
身边的亲信都看不下去了:您老这是咋的了,跟条贪吃蛇似的呢?咱是不是得把心思都放在打仗上,仗打胜了再伸手行不?
王翦笑了:我这就是为了能打胜仗啊!秦王如果看我是一条贪吃蛇,他会把我当宠物养,如果他看我是一条龙,60万大军又在我手上,我还能活吗?还谈什么打胜仗!
感慨良多吧?政治就是这么冷酷,稍不留意就堕崖,王翦的善终来得容易么?所以,司马迁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想他自己,一句话没说好就变公公了。
当然,我们也得看到秦始皇的伟大之处,他的胸怀是宽广的。李信打败了没有被处罚,自己还能主动向王翦认错,又对王翦采取了绝对的信任态度。
还有那个口无遮拦的尉缭子,居然凭秦始皇的长相,断言他就是个“翻脸狗”,秦始皇不责怪还腆着脸请他出任国尉。这一点,其曾祖昭襄王该向他学习。
7. 孔子老子鬼谷子释迦牟尼?
孔子的影响力可能是最大的。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信仰佛教的人大概有五亿人,信仰道教的人大概有9000万左右。
(这个数据是渊回在之前看到的资料,可能并不太准确,只能做一个参考性的理解比较。)
基本上来说,信仰佛教的都是受释迦摩尼的影响。信仰道教的也没有人不知道老子道德经的。所以,我们暂且可以借助信仰这两个宗教的个体数量,做一个粗略的估计和比较。
我们中国目前有十几亿的人口,基本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地受着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当然,这之中也包括海外的华人华侨,还有一些东南亚地区。这么多人,基本都能算得上是受孔子所影响的人。这样粗浅看来,应该是孔子的影响力可能更大一些。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能说所有中国人都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呢?
其中很重要的是,孔子的思想文化,或者说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也是具备发展成为一个完整宗教的条件的。但是,非常令人惊讶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并没有像其他思想文化一样发展成为了一个宗教。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渊回推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孔老夫子也知道这个宗教弊端。也正是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没有发展成为了一个宗教,所以他没有那些宗教所具有的局限性,从而影响更为深远。
基本上,儒家的思想文化深深地根植在了每一位中国人的骨血里。积极向上,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斗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样的儒家思想文化,不管你承不承认,也不管你知不知道,它都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我们去看国外的华人社区,基本都是非常勤劳,非常能吃苦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才说每一位中国人基本都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这样大的人口基数粗浅,估计这几位人当中可能孔子的影响力更大。
当然,这样的估计只是一个粗浅的估计,因为很多中国人也知道老子也熟悉道德经,也认识释迦摩尼。最好去做比较的话,渊回认为可能孔子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
至于鬼谷子,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他就是孙子兵法那个作者的老师,也就是说他是孙子的老师。渊回这样一说,可能大家瞬间就有具体印象了。
鬼谷子这个人的一生也非常传奇,他的传世著作主要有两本,一本叫做《鬼谷子》,另一本叫做《本经阴符七术》。由于鬼谷子这个人非常神秘,他的学术思想,相对于儒家的学术思想文化来讲较为奇异。并且,他的著作在历史的传承当中经常被列为禁书。这些种种原因,造成他的影响力可能并没有那么大,但是也并不是说他的思想不重要。渊回认为,鬼谷子和孔子,老子一样,都是古时候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其实渊回是不太喜欢把古时候的这些伟人放在一块儿,做一个比较的。这就像人们吃饭,有人喜欢吃面,有人喜欢吃米,个人口味不同。每个人喜欢吃啥你就吃啥,每个人需要补充什么营养,你就去吃什么东西。
孔子,老子,鬼谷子,释迦牟尼,这一类大师级的人物就像米和面一样,你喜欢谁,就关注谁。这样谁对你的影响就最大。当然也可以,都去喜欢,都去关注,都去学习,都去了解。
硬要问问他们谁的影响力更大,谁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就像问米和面,哪个更重要一样?其实这一类的问题意义并不太大。
总的来说,这几位大师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的思想,他们流传下来的文化,我们大家都去学习,都去研究,这样的话会比较好。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互相做一个补充性的深入学习,这个是非常好的。如果硬要去做一个比较,硬要划分一个派别,这样的话有时候就略显小气了。
好了,以上是袁辉的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另外,大家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推荐,让有限的内容发挥无限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您的点赞支持也会增加内容更新频率,最后,关注渊回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我们下期再见,谢谢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