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盆地(三个点一个有念什么)
资讯
2024-10-26
362
1. 汾渭盆地,三个点一个有念什么?
洧
读音:[wěi]
部首:氵
五笔:IDEG
释义:洧川(Wěichuān),地名,在河南。
详细释义:
形声。字从水,从有,有亦声。“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肉食”。“水”与“有”联合起来表示“多鱼之水”。
1、本义:生产鱼类的河流。说明:本字形义与“鲔”字关系密切。“鲔”本义是“肉食性鱼类”。“洧”字或可理解为“字形从水从鲔省,字音从鲔,字义是“盛产鲔鱼之水”。如果是这样理解,那也说明洧水盛产多种鱼类,因为鲔鱼是靠吃其它品种的鱼类为生的。 本百科“鲔”字条指出:“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这说明,上古时代的洧水是有可能产鲔鱼的。
2、地名,~川,在河南省尉氏县。
3、古水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
洧,水名。在郑。——《广韵》。
诗经——《溱洧》 (zhēn wěi)
2. 成都的高温天气还要持续多久?
一说起高温天气就堵的慌,虽然成都前两天也下了暴雨,可这温度没降反升。
立秋之后还有十天秋老虎,比真正的夏天还热,这也是人们年复一年所积累出来的经验。
天气预报报道成都35度以高温要到八月十八日结束,今天十四号了,还有四天啦,凉爽的秋天在向我们靠拢,大家千万在这四天里别掉以轻心,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能不出门就别出去了。
3. 我国最早地面沉降的城市是?
上海。
1921年,从1921年发现地面下沉开始,到1965年止,最大的累计沉降量已达2.63米,影响范围达400平方公里。有关部门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后,市区地面沉降已基本上得到控制。从1966—1987年22年间。累计沉降量36.7毫米,年平均沉降量为1.7毫米。
我国上海发现地面沉降现象,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地面沉降现象,此后,在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也发现了地面沉降现象,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
地面沉降形成原因
第一是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由于抽取地下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地面沉降。20世纪20年代,我国上海、天津在市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是岩溶塌陷。中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岩溶地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岩溶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岩溶地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4. 西安地震断裂带在哪里?
西安地震断裂带又称汾渭地震带,位于陕西省境内,呈南北走向,全长约400公里,起始于咸阳市西部,终止于汉中市南部,该区域横跨秦岭、陕北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等多种不同的构造单元。
5. 山西属于地震带的是哪些地方?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东有太行山屹立,西、南有黄河逶迤东流,中间大同、忻定、灵丘、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贯其间。这里自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国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的山西断陷带,也是强烈地震活动的区域。
山西境内的断陷带总体呈北北东走向的S形,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夹峙于鄂尔多斯断块东部吕梁山隆起与太行山断块隆起之间,面积约为35522平方公里。断陷带由两部分组成:山西断陷带南起侯马、北到河北怀来一带,有怀来、蔚县、大同、灵丘、忻定、太原、临汾等断陷盆地,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运城盆地,平陆、芮城所在的灵宝盆地,是渭河断陷带的东北部和东部。
6. 陕西雾霾的根本原因?
一、地形原因 雾霾不易被吹散
陕西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坡,西有秦岭和黄土高坡的结合,东边又是潼关和黄河形成的通风口,处于“盆”中的西安,在少风又少雨雪、空气流动性差的冬天,雾霾就像放在一个加了“盖子”的“盆”里,难以向外排出。风是空气污染物的克星,但由于西安特殊的地形,使强风不容易吹进来,使得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累计形成雾霾
二、工业污染 是否存在晚上偷偷排放的情况
除了西安自身的工厂外,周边城市咸阳,铜川,渭南也都是排污大户,汾渭谷地,临汾 ,运城的脏空气也是可以流通过来的,因此西安治污,绝不是西安一家的事情,抛开省外的污染源不说,至少应该关中城市联合治污才会有效果。比方说泾河工业园从傍晚直至第二天早晨,空气里都是一股烧焦了的味道说实话,重污染、高耗能工业生产企业晚上偷偷排放是空气污染的关键,再次就是供热企业晚上偷偷排放。大家发现没有,本来白天空气质量还是良好,结果一晚上过去就会变成重度污染,为什么?照理说晚上小汽车都停止运行了。三、汽车尾气
西安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50万,按照目前西安机动车增长的速度来看,预计到2020年,西安市机动车将突破400万辆。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早在2010年对西安市PM2.5来源进行了科学的`解析,机动车尾气占比为17%。
四、建筑扬尘 夜间欢乐奔跑的拉土车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求施工现场做到“6个百分百”,即施工区域100%标准围档、裸露黄土100%覆盖、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运输车辆 100%密闭拉运、施工现场出入车辆100%冲洗清洁、建筑物拆除100%湿法作业,理想是好的,但落实不到位肯定也是有的,就本人有次在南三环跟在一辆拉土车后面,就听见车身不停的响,超过拉土车后就不响了,就是因为拉土车一边跑一遍露沙子之类的东西。
7. 请问中华民族发源地在哪里?
中华民族是近代梁启超提出的概念,泛指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民族。中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国家的主体民族。讨论这个问题,先要说一说汉民族的形成。
现在我们都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五千年从何算起?是从上古时期的炎帝、黄帝、蚩尤开始。
据史料记载,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关于两者的出生地,《国语》有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两者都是从少典部落分裂而出。现在史学界一致认为,姬水是陕西武功县的漆水河,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姬水为陕西黄陵县附近的沮河。
郭沫若、翦伯赞认为姜水是今岐山之东渭河的支流,大部分学者认为姜水是宝鸡市的清姜河,也是渭河的支流。翦伯赞认为:“古代黄河流域分布着不少的部落。在陕西一带有姬姓黄帝和姜姓炎帝部落,他们之间世代通婚"。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和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阪泉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实现了统一。
从分子人类学来说,古羌族是中国很多民族的共同祖先,包括藏族、羌族、汉族、彝族都是从古羌族分裂而出,即所谓"汉藏同源"。
根据古文字研究,甲骨文中"羌"也就是"姜"。是炎帝一族人。商朝人多次和羌族作战,实际上就是和夏族后代作战。他们把西边的民族都称为"羌"。周族和夏族同宗同源,是炎黄两族融合的产物。
据人口迁徏路线来看,大约3万年前,古羌族进入了中国西南地区;大约1万年前进入甘青地区,出现了农业,也就是伏羲和女娲时代;大约5000年前,进入关中地区,4000年前进入山西和河南北部地区。渭河流域一带是炎黄族形成的故地。
与炎黄同源的周族得到天下后,大肆分封其族人和有功之臣,使得华夏的地域迅速扩大,开始有华夏的称呼。待到秦汉之时,国家疆域空前扩大。国民使用统一的文字和法制,民族交往日益频繁,最终出现了汉族。因此说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应该是渭河流域的甘、陕地区,不断向东和南北扩展,最终覆盖了整个中国。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汾渭盆地,三个点一个有念什么?
洧
读音:[wěi]
部首:氵
五笔:IDEG
释义:洧川(Wěichuān),地名,在河南。
详细释义:
形声。字从水,从有,有亦声。“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肉食”。“水”与“有”联合起来表示“多鱼之水”。
1、本义:生产鱼类的河流。说明:本字形义与“鲔”字关系密切。“鲔”本义是“肉食性鱼类”。“洧”字或可理解为“字形从水从鲔省,字音从鲔,字义是“盛产鲔鱼之水”。如果是这样理解,那也说明洧水盛产多种鱼类,因为鲔鱼是靠吃其它品种的鱼类为生的。 本百科“鲔”字条指出:“分布于长江干流,黄海、东海沿岸亦有发现,古时达汾渭盆地。”这说明,上古时代的洧水是有可能产鲔鱼的。
2、地名,~川,在河南省尉氏县。
3、古水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县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
洧,水名。在郑。——《广韵》。
诗经——《溱洧》 (zhēn wěi)
2. 成都的高温天气还要持续多久?
一说起高温天气就堵的慌,虽然成都前两天也下了暴雨,可这温度没降反升。
立秋之后还有十天秋老虎,比真正的夏天还热,这也是人们年复一年所积累出来的经验。
天气预报报道成都35度以高温要到八月十八日结束,今天十四号了,还有四天啦,凉爽的秋天在向我们靠拢,大家千万在这四天里别掉以轻心,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能不出门就别出去了。
3. 我国最早地面沉降的城市是?
上海。
1921年,从1921年发现地面下沉开始,到1965年止,最大的累计沉降量已达2.63米,影响范围达400平方公里。有关部门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后,市区地面沉降已基本上得到控制。从1966—1987年22年间。累计沉降量36.7毫米,年平均沉降量为1.7毫米。
我国上海发现地面沉降现象,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地面沉降现象,此后,在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也发现了地面沉降现象,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
地面沉降形成原因
第一是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由于抽取地下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地面沉降。20世纪20年代,我国上海、天津在市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第二是岩溶塌陷。中国是世界上岩溶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岩溶地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岩溶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岩溶地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4. 西安地震断裂带在哪里?
西安地震断裂带又称汾渭地震带,位于陕西省境内,呈南北走向,全长约400公里,起始于咸阳市西部,终止于汉中市南部,该区域横跨秦岭、陕北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等多种不同的构造单元。
5. 山西属于地震带的是哪些地方?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东有太行山屹立,西、南有黄河逶迤东流,中间大同、忻定、灵丘、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贯其间。这里自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国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的山西断陷带,也是强烈地震活动的区域。
山西境内的断陷带总体呈北北东走向的S形,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夹峙于鄂尔多斯断块东部吕梁山隆起与太行山断块隆起之间,面积约为35522平方公里。断陷带由两部分组成:山西断陷带南起侯马、北到河北怀来一带,有怀来、蔚县、大同、灵丘、忻定、太原、临汾等断陷盆地,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运城盆地,平陆、芮城所在的灵宝盆地,是渭河断陷带的东北部和东部。
6. 陕西雾霾的根本原因?
一、地形原因 雾霾不易被吹散
陕西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坡,西有秦岭和黄土高坡的结合,东边又是潼关和黄河形成的通风口,处于“盆”中的西安,在少风又少雨雪、空气流动性差的冬天,雾霾就像放在一个加了“盖子”的“盆”里,难以向外排出。风是空气污染物的克星,但由于西安特殊的地形,使强风不容易吹进来,使得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累计形成雾霾
二、工业污染 是否存在晚上偷偷排放的情况
除了西安自身的工厂外,周边城市咸阳,铜川,渭南也都是排污大户,汾渭谷地,临汾 ,运城的脏空气也是可以流通过来的,因此西安治污,绝不是西安一家的事情,抛开省外的污染源不说,至少应该关中城市联合治污才会有效果。比方说泾河工业园从傍晚直至第二天早晨,空气里都是一股烧焦了的味道说实话,重污染、高耗能工业生产企业晚上偷偷排放是空气污染的关键,再次就是供热企业晚上偷偷排放。大家发现没有,本来白天空气质量还是良好,结果一晚上过去就会变成重度污染,为什么?照理说晚上小汽车都停止运行了。三、汽车尾气
西安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50万,按照目前西安机动车增长的速度来看,预计到2020年,西安市机动车将突破400万辆。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早在2010年对西安市PM2.5来源进行了科学的`解析,机动车尾气占比为17%。
四、建筑扬尘 夜间欢乐奔跑的拉土车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求施工现场做到“6个百分百”,即施工区域100%标准围档、裸露黄土100%覆盖、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运输车辆 100%密闭拉运、施工现场出入车辆100%冲洗清洁、建筑物拆除100%湿法作业,理想是好的,但落实不到位肯定也是有的,就本人有次在南三环跟在一辆拉土车后面,就听见车身不停的响,超过拉土车后就不响了,就是因为拉土车一边跑一遍露沙子之类的东西。
7. 请问中华民族发源地在哪里?
中华民族是近代梁启超提出的概念,泛指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民族。中国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国家的主体民族。讨论这个问题,先要说一说汉民族的形成。
现在我们都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五千年从何算起?是从上古时期的炎帝、黄帝、蚩尤开始。
据史料记载,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关于两者的出生地,《国语》有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两者都是从少典部落分裂而出。现在史学界一致认为,姬水是陕西武功县的漆水河,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姬水为陕西黄陵县附近的沮河。
郭沫若、翦伯赞认为姜水是今岐山之东渭河的支流,大部分学者认为姜水是宝鸡市的清姜河,也是渭河的支流。翦伯赞认为:“古代黄河流域分布着不少的部落。在陕西一带有姬姓黄帝和姜姓炎帝部落,他们之间世代通婚"。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和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阪泉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实现了统一。
从分子人类学来说,古羌族是中国很多民族的共同祖先,包括藏族、羌族、汉族、彝族都是从古羌族分裂而出,即所谓"汉藏同源"。
根据古文字研究,甲骨文中"羌"也就是"姜"。是炎帝一族人。商朝人多次和羌族作战,实际上就是和夏族后代作战。他们把西边的民族都称为"羌"。周族和夏族同宗同源,是炎黄两族融合的产物。
据人口迁徏路线来看,大约3万年前,古羌族进入了中国西南地区;大约1万年前进入甘青地区,出现了农业,也就是伏羲和女娲时代;大约5000年前,进入关中地区,4000年前进入山西和河南北部地区。渭河流域一带是炎黄族形成的故地。
与炎黄同源的周族得到天下后,大肆分封其族人和有功之臣,使得华夏的地域迅速扩大,开始有华夏的称呼。待到秦汉之时,国家疆域空前扩大。国民使用统一的文字和法制,民族交往日益频繁,最终出现了汉族。因此说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应该是渭河流域的甘、陕地区,不断向东和南北扩展,最终覆盖了整个中国。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